医用硅胶
医用硅胶是美容外科中应用相当广泛的
生物材料,有多种形态,如:
液态硅胶油、
胶冻样硅胶、泡沫状硅胶
海绵及弹性固体硅橡胶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固体硅橡胶。硅橡胶具有良好的
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机体
排异反应极少;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与体液以及组织接触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弹性和柔软度,不被降解,是一种相当稳定的惰性物质。能耐高温,可消毒。加工成型方便,易加工雕刻形状,使用方便。
中文名医用硅胶外文名医用硅胶作 用能耐高温,可消毒形 态液态硅胶油、胶冻样硅胶
发展
医用硅胶国外开发应用
医用硅胶的医用特性发现于1945年。进入20世纪60年代,国外相继出现了不少有关医用硅胶作为人体植入材料和医疗制品应用的报道。特别是医用硅胶在
心脏起搏器、
心脏瓣膜中的应用,不仅使成成千上万的患者获得了新生,而且也为其他医用制品的开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世纪60~70年代,国外已有许多
医用硅橡胶制品(硅橡胶乳房、指关节、眼眶底托、
气管插管、耳廓、
脑积水引流管、
腹膜透析管、带气囊分道导管、
导尿管等)投入了临床应用。
医用硅胶国内发展
我国对
医用硅橡胶制品的研发和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大量的基础研究及产品试制工作还是在70年代后进行的。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医用硅胶作为生物适应性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且有许多功能化、系列化的医用硅橡胶制品投入了临床应用。
医用硅胶成分特性
医用硅胶成分
硅橡胶属于合成橡胶之一,化学名称为聚甲基
乙烯基硅氧烷,是由
二甲基硅氧烷单体及其他
有机硅单体在酸或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相对分子量一般在40万~50万。
医用硅胶特性
1、 固体型
医用硅橡胶可以代替骨或者软骨,作为组织充填或支架材料,因此可制成人工关节、
人工肌腱来修复四肢关节及
肌腱的缺损。整形材料多用作为修复面部、耳部、鼻部等处的畸形缺损的材料。
2、 泡沫型医用硅橡胶可以代替人体的脂肪组织,修复人体面部皮下组织缺损畸形,如半侧面部萎缩症。
3、 薄膜型医用硅橡胶可用腱鞘的代用品;
肠外瘘内堵片亦由本型硅胶制成,其作用是在肠腔内将
肠瘘封闭,不使
肠液外漏,保持肠道的通畅,恢复肠道营养,减少并发症,简化了肠瘘的治疗。
4、 液态型医用硅橡胶又称硅油,为一种低粘度的透明液体,利用粗注射针头将硅油注射至颅面部凹陷畸形部位,使用方便,可以塑形,不用住院,可在门诊治疗。此外在临床上利用
医用硅橡胶制成脑积水引流装置,治疗
脑积水病。制成球形
人造心脏瓣膜,代替损坏的
心脏二尖瓣膜。至于硅胶避孕环更具有安全、方便、可靠、长效等优点、硅胶
静脉导管、
胃管、
导尿管等具有损伤轻、刺激小,可长期插在人体有关部位,在临床上已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