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材料在线|
发表时间:2024-05-06
点击:2128
日前,2024中国国际橡塑展刚刚落下帷幕。总体回顾来看,“减碳”依旧是高频出现的关键词。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重要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已设定了减碳目标。新能源汽车、电子、医疗、消费品等众多领域应用广泛的橡塑产业,被视为落实减碳目标的重要一环。为此,各大橡塑企业也纷纷加码减碳创新技术。
今年是中国
加码“下一代塑料解决方案”
2024年橡塑展,赢创带着“超越化学边界,助力循环经济”这一主题亮相,展示了智能出行、循环塑料、健康生活、绿氢、增材制造等板块的创新解决方案。
在深耕可持续发展方面,赢创正在大力推进企业的绿色转型。“赢创已宣布了企业的可持续转型,并设立了相关的目标:将显著提升具有显著可持续优势的‘下一代解决方案’的销售占比,强化可持续产品组合。”
史华威表示,在高性能聚合物领域,赢创就正在聚焦“下一代塑料解决方案”,通过多种技术路径提升高性能聚合物产品的性能、可持续效益以及可回收性。
如在原料方面,使用生物基原料、可再生原料、循环原料。据介绍,赢创的VESTAMID® eCO E40所采用的原料50%来自回收轮胎,与传统产品相比,碳足迹减少近42%。该产品可用于制造各种品级运动鞋的中底或外底发泡材料,赋予其优异的缓冲性能和耐久性。
在橡塑展现场,完全由PA12塑料制成的概念汽车座椅,也是 “下一代塑料解决方案”的典型例子。据介绍,该座椅均由单一的PA12材料制成,不仅可以在生产中尽可能减少材料的消耗,在设计上也可以实现全部材料的回收再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汽车、油气开采、医药、体育运动、增材制造等市场,对PA12的可观需求,赢创在德国马尔建设了全新聚酰胺12一体化生产装置,使得PA12总产能提高50%以上。这显然是赢创提升相关可持续产品销售占比的一大重要举措。
创新产品助推循环经济
展会现场,赢创带来以TEGO® Cycle为品牌的多种添加剂产品,旨在帮助客户改进物理回收工艺,提高再生塑料的最终质量。
在清洗阶段,赢创的消泡剂和润湿剂可用于提高洗涤、分离、去油墨等步骤的效率;脱水助剂则有助于
“塑料行业是循环经济中的关键产业,赢创推出的一系列解决,有助于促进这一行业的转型,有利于扩大循环经济的规模。”史华威补充道。
赢创还以创新产品助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从而达到循环经济。例如,赢创推出较高的耐化学性与出众的机械特性的VESTAMID® NRG 系列聚酰胺12(PA12),具有优秀的氢气相容性及低氢气渗透率,可用于多种结构的输氢管道、储氢罐等氢能领域,为氢储运行业提供一种更加安全高效的材料解决方案;另外,其推出的SEPURAN®膜则可用于甲烷、氢气等气体的分离和提纯。
“通过使用可持续和高效的产品,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也能助力循环经济发展。”史华威表示。
比如,赢创PA12可用于制造冷却管路、输氢管路、高压电气母排等新能源车应用,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和电力管理需求;VESTAKEEP® PEEK聚醚醚酮具有耐腐蚀性、耐磨损性、高刚度、低重量、通用加工等特性,适用于半导体、电缆、机械工程等领域制造持久耐用的重型部件;SPHERILEX®30 AB和SPHERILEX®60 AB二氧化硅产品可为各类塑料薄膜产品带来显著的开口性能。
据介绍,赢创的许多产品已经在不同的价值链中发挥作用,通过提高终端产品的品质和可持续效益。
加强中国本土客户的可持续发展合作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响应“双碳”行动,设定了减碳目标。
中国则早在2021年就将“碳达峰、碳中和”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是中国践行“双碳”的第4年。
而赢创自1933年就已经在中国设立了第一个办事处,至今已经在中国的发展有着90年的历史。赢创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视,无疑也迎合了中国的“双碳”政策。
“我们希望积极参与近中国绿色转型的进程中。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赢创在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史华威谈到。
据了解,赢创正在提升中国本土创新实力,加强自身在特定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比如,通过升级高性能聚合物上海技术中心,更好地服务电动汽车、增材制造、环保等战略型产业。“我们也在不断优化本地工厂的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以尽量减少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史华威最后表示。
如需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欢迎扫码注册,下载产品手册
免责声明
1、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资料,我司对所引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2、本文未经许可,不得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网站所有,转载请联系本网客服微信号:suxueer0823。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承担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内容仅读者学习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本网尊重知识产权,因整理资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开第三方的数据、图片等内容,其所属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内容均在文中标注了原文出处、原作者。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方(联系方式:0755-86060912)及时处理。
本网力求数据严谨准确,但因受时间及人力限制,文中内容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重大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